3月的春风中,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颁奖台上,我校学子代表队分别以总成绩第三和第五的绝对优势摘得团体二等奖。其中一级导线测量和二等水准测量两个项目更是以全场唯一双满分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学校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强大实力。
与时间赛跑:20天的极限倒计时
“接到参赛通知时,距离比赛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紧迫。”这场赛事涵盖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导线测量、数字化成图等高难度项目,通常需要至少半年的系统备赛。面对紧迫的时间,指导团队迅速启动“三级选拔机制”:初选侧重计算能力,复选考验仪器操作稳定性,终选则通过48小时高强度模拟实战淘汰心理素质较为薄弱的选手。最终,8名选手从56名竞选者中杀出重围,组成“敢死队”。
精益求精:教练组的“铁血标准”
“我们要把每个细节锤炼成本能反应!”这是指导团队定下的铁律。由4名资深教师组成的教练组分工明确:白天分模块特训,夜晚复盘纠错、更新次日训练方案。队员们的操作视频被逐帧分析,连手指按压仪器的角度都要优化。为模拟真实赛场压力,教练组甚至故意制造突发干扰——突然降雨时要求继续测量,设备故障时限定5分钟排障等方式以提升竞赛选手的应变能力。
以汗水铸剑:训练场上的日与夜
训练室里,队长李鹏根据训练情况反复优化方案。训练高峰期,每人日均步行超10公里。队员王清德高烧39度仍坚持完成训练,他说:“时间太紧迫,我不能拖团队后腿。”这场胜利的背后,是一百多份作废的草图和数据、二十版修订的训练方案以及一本写满错误的训练台账。这群用脚步丈量青春的年轻人,最终让汗水分娩出了闪耀的荣光。
在备赛攻坚阶段,学院负责人多次亲临备赛现场,与指导教师团队深入研讨备赛方案,他特别强调:“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更是培养大国工匠的练兵场。”此次佳绩的取得,正是我校“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师生。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度没有捷径,荣誉源于每一秒的坚持。”载誉归来的队员们已投入新训练,他们的目光望向更远的国赛赛场。这支用毫米书写辉煌的队伍,正向着星辰大海继续进发。

获奖师生合影
赛项比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