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2日,学校7支重点实践服务队40余名师生奔赴邵阳市洞口县岩山镇岩山村,以“青春之力”践行“乡村振兴”使命。此次活动紧扣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与湖南省“五千工程”工作要求,聚焦民生需求、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关键领域,在三天时间里,用专业服务解民忧、用真情帮扶暖民心、用青春实践绘蓝图,为岩山村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电系万家”实践团以“安全”为笔,守护岩山、山阳两村用电与财产安全。团队兵分多路,冒雨入户服务,为耄耋老人、退伍伤残军人改造老化线路,精准排查隐患、理顺杂乱电线;设点修理村民故障家电,同步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与安全用电常识普及,更用方言传递暖心叮嘱,让“电力暖乡”承诺在细节中落地。

“电系万家”实践团退伍伤残军人改造老化线路
“水利之光”实践团以“生态”为墨,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队员们手持工具沿河道清理塑料垃圾、废弃瓶罐,让清河碧波重现;通过宣传资料与现场讲解,将“一水多用”“节水护水”知识普及到户,让节水理念浸润民心;得知村内道路坑洼,他们挥锹填平路障、修缮路面,用汗水打通村民出行“便民路”,更创新开展防诈宣传,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水利工程“水利青年之光”实践团在活动现场
“理润青年”宣讲团以“育人”为核,播撒成长希望种子。他们化身“红色导游”,带孩子走进湖湘红色建筑,用“猴子石缴枪”故事传递爱国情怀;以“小怪兽的嘴巴”比喻工地警戒线,通过儿歌与粘土创作,让安全知识融入童趣;用拟人化“小水滴”讲述节水故事,引导孩子画出“关紧水龙头”的画作,让红色基因、安全意识、环保理念在课堂中生根发芽。

“理润青年”宣讲团“育人”课堂
“菁彩青年链未来”实践团以“文化”为桥,点亮留守儿童童心。志愿者带领孩子体验剪纸艺术,生肖、节日图案在指尖绽放;将安全教育融入刻纸教学,“二十四节气”作品见证非遗魅力;扎染环节中,孩子们亲手完成扎结、浸染,独一无二的方巾承载着文化自信,志愿者更以温情陪伴搭建心灵桥梁,回应孩子“明天还来吗”的热切期盼。

“菁彩青年链未来”实践团与岩山村孩子们合影
“数智先锋”实践团以“科技”为翼,守护银龄幸福生活。针对空巢老人,他们用方言开展反诈宣讲,情景模拟揭穿诈骗伎俩,发放图文手册、指导智能手机安全设置;组织有奖竞赛巩固知识,让防诈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助力乡村治理,向驻村干部分享AI技术在信息收集、政策宣传中的应用,还与村民一同修路,用科技与实干服务乡村。

“数智先锋”实践团开展反诈宣讲
“菌繁业茂”实践团以“产业”为钥,打开乡村致富之门。团队走访洞口县鸿富谷物种植合作社,与负责人交流种植技术;通过问卷调查摸清农户需求,重点破解羊肚菌种植的资金、技术顾虑;在老师带领下入户推广种植要点,解答技术难题,更走进学校科普现代农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高校智慧。

“菌繁业茂”实践团种植大棚取土检测
“一路有你”慰问实践团以“服务”为基,保障活动高效推进。他们统筹协调各团队任务,用镜头记录师生帮扶瞬间,精心制作宣传视频,让岩山村的变化与“三下乡”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成为连接校地、传递温暖的重要纽带。
活动期间,学校党委书记常世名率队赴岩山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调研,深入落实“五千工程”要求。工作组走访监测户与贫困户,考察蜜桔基地、双季稻产业带及光伏发电项目,与市县镇村干部座谈交流。常世名强调要聚焦产业升级、人才培育、项目落地,加快制定乡村振兴两年行动计划,推进水利设施攻坚、产业协同发展与人才回引工程,同时亲切慰问“三下乡”师生,肯定大家以专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为校地协同推进岩山村发展指明方向。

党委书记常世名率队亲切慰问“三下乡”师生
三天时间里,我校师生们用行动诠释初心,以服务践行使命。从电力维修到水利守护,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助老,从产业帮扶到育人宣讲,每支队伍都在岩山村留下了青春足迹,书写了校地同心、共促振兴的生动篇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