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非遗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9月30日下午,学校组织无党派人士、各民主党派成员及少数民族教师代表,前往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湖南雨花非遗馆)参观学习。学校党委副书记李付亮,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周召梅全程参与活动,与教师代表们共同探寻非遗中的民族交融密码。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成员先后走进湖南雨花非遗馆综合展示馆与民族工作主题展厅。展馆内,一件件承载着民族记忆的非遗展品整齐陈列,从精美的民族服饰到古朴的传统器具,每一件都诉说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交流互鉴的故事。在民族工作主题展厅,通过讲解员对展板、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的系统讲解,教师代表们不仅看到了湖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系统地了解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历程以及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当中华泥书传承人刘上四老师现场挥毫,以特制泥土为“墨”、木板为“纸”,一笔一划勾勒出苍劲有力的汉字时,教师代表们纷纷驻足惊叹,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江永女书传承人李爱莲老师则用温柔的语调,讲述女书背后女性智慧传承的历程,以及这一独特文字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让在场者深刻体会到非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互动体验环节,教师代表们踊跃参与篆刻、古法香包(香膏)、珠串结艺等非遗项目。手握刻刀,在青田石上细细雕琢,随着线条逐渐成型,古朴的文字在石面上鲜活起来,亲身感受篆刻技艺“方寸之间见天地”的精妙;挑选香料、细致研磨,亲手制作出香气四溢的古法香包(香膏),每个动作都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在串珠结艺体验区,大家拿起彩珠与丝线,指尖翻飞间,一颗颗彩珠串联成寓意美好的挂饰,不少教师还巧妙融入自身民族的色彩偏好,让作品兼具传统韵味与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教师代表还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特点,与大家分享非遗传承心得,现场交流氛围融洽,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教师之间的文化共鸣与情感联结。
参观结束后,教师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了非遗魅力,更深刻认识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重要性。未来将把这份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校凝聚团结奋进的发展动能贡献更多力量。

欣赏中华泥书
领略江永女书的文化魅力
篆刻体验

古法香包(香膏)体验

珠串结艺体验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