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水利厅公布了《湖南省2025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产品)推广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共包含60项技术(产品)。我校依托湖南省水利科技重大项目、校企合作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牵头研发的“土石堤坝渗漏巡检集成平台”和“水工隧洞一体化智能巡检机器人”两项技术(产品)成功入选。 
11月3日,第五届湖南省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产品)推介会在长沙开幕。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东铁出席并致开幕词。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曾向辉出席并讲话。会议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河实验室(河南)学术主任、坝道工程医院院长王复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正高级工程师高长胜分别作了题为“堤坝等基础设施水灾变防控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医院’共享平台建设进展”“环境变化下水库大坝安全与智能大坝建设”的学术专题报告。会议由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黎明主持。在推介会巡展过程中,我校党委书记常世名、副校长蒋买勇全程陪同了水利部国科司、省水利厅相关负责领导及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等专家组一行,重点听取了两项技术(产品)的演示汇报,并对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学校科研处处长及相关负责人、工程研究中心博士、水利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推介会。 
 
 
 
 
土石堤坝渗漏巡检集成平台(技术持有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由堤坝渗漏测试技术、无人机智慧巡测技术、智慧三维预警技术3个部分组成,通过堤坝渗漏模型对堤坝渗漏险情关键指标进行模拟测试,建立堤坝外部渗漏险情判定阈值,研发土石堤坝无人机智慧巡检预警系统,运用无人机舱实现全自主智慧巡航,可做到24小时全天候巡检,快速识别堤坝早期渗漏险情,特定场景下渗漏识别率达95%。 
水工隧洞一体化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持有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水利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主要由智能环拍采集上装、自主导航巡检下装、病害智能诊断系统3个部分组成,通过配备全曝光工业相机 高聚光LED灯模组智能补光,实现水工隧洞内弱照度区全断面高清动态拍摄;通过搭载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实现水工隧洞内自主定位、路径跟踪、智能避障;通过自建病害数据库,创建智慧管养平台,能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智能诊断,裂缝识别精度达毫米级。 
《名录》经湖南省水利厅按照公开征集、形式审查、专家会议评审及网上公示等程序严格筛选而产生,旨在鼓励、指导水利行业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提高水利行业的科技水平,促进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将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依托水利工程智能巡检与数字化养护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港航水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立足湖南省水利行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