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校党委书记常世名、校长王玉成出席并讲话,承担本学期教学任务的校领导及专兼职任课教师参加研讨。
主备人围绕《从“治水”到“治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定”与“兴”》主题,系统阐释了全会精神。通过挖掘“治水”传统中的治理智慧,深入解读了全会在面对复杂形势时展现的战略“定力”,以及在推动制度创新、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中的“兴”的举措,强调全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的重要意义。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将全会精神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展开热烈讨论,交流教学设计和方法,研讨重点难点问题,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王玉成肯定了备课会成效,并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提升课程吸引力。他强调,任课教师要牢记使命,及时准确传递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常世名在总结中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全会核心要义,既要原原本本讲清国家发展蓝图,也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本次备课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高质量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奠定基础。教师们表示将认真消化内容,推动全会精神在课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