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及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2025年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建设党建引领、协同育人、智慧治理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全面加强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协同育人为关键、以智慧治理为支撑,努力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和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三、工作内容
(一)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学生社区思想引领阵地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拔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思政班主任,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谈心谈话”“一次寝室走访”“一次安全主题教育”“一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次矛盾排查”;二是组织深入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开展“两讲两做”活动,即“师生党员讲党课做好党的理论武装”“‘五老’讲传承做好红色基因赓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确保党建育人工作的有效落实,打通党建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围绕水文化传承,以节水、护水、爱水、惜水为主线,开展志愿服务、摄影比赛以及水利模型制作等在内的“水卫先锋”“水美家乡”“水润匠心”水文化特色主题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责任部门:组织人事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各二级学院)
(二)凝聚育人力量,打造学生社区协同育人平台
一是推动辅导员工作站建设,为入驻辅导员提供方便务实的办公、生活等条件,把辅导员工作站作为学生与学院沟通联系的“中转站”,搭建起“学情动态全掌握、心理危机事件快响应、就业创业指导全覆盖”的服务平台,开展“你好·专业”“你好·心灵”“你好·未来”等系列座谈活动,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生活教导,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五分钟育人服务圈”特色品牌;二是构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实习到就业的“需求感知—问题收集—服务落地”管理闭环,围绕学生个性与多样化成长需求设计主题,持续开展“校长有约”“学生面对面”等活动,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干预”的转变;三是发挥学生在学生社区管理、朋辈教育帮扶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构建“日日有巡查”“周周有抽检”“月月有反馈”“期期有整改”工作机制,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质量督导处、各二级学院)
(三)强化数据赋能,构建学生社区智慧治理生态
一是加强数字化在学生管理服务中的运用,对接出入校、寝室用电、门禁系统等数据,及时预判、发现、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打造学生社区安全环境;二是持续优化智慧学工系统,用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平台,推动学生成长的自我诊断与改进,生成学生“五育并评+发展评价”的“雷达图式”成长档案,推进精准思政;三是持续完善云端迎新、报到、请假、查寝、信息收集、寝室报修等基础功能,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形成“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工作闭环,简化流程,提升学生事务办理效率。
(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总务处、各二级学院)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要形成合力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共识,凝聚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工作合力,践行“一线规则”,推进教育资源和育人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
2.强化上下联动,注重工作实效。做到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确保工作实效。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注意创新形式,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努力形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3.发挥示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领导干部、广大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严格按照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要及时总结经验、凝练成效,推送典型案例、榜样人物等,做好成果宣传展示工作,形成良好工作氛围。